客戶案例
一、項目背景
某大型石化企業催化裂化(FCC)乙烯裝置中,液態烴(主要為C3/C4組分)在胺洗脫硫過程中攜帶微量胺液(如MDEA),導致后續設備腐蝕、催化劑中
毒及產品不合格。為解決此問題,該企業引入高效液態烴脫胺聚結器,實現對胺液的高精度分離。
二、設備工作原理
核心機制:多級聚結分離技術
預過濾層
液態烴首先通過不銹鋼濾網,攔截>10μm的固體顆粒及大液滴。
聚結分離層
液態烴流經特殊親油性聚結介質(如玻璃纖維+PTFE涂層),微小胺液液滴(1–10μm)在纖維表面碰撞、聚并,逐漸增大至100μm以上。
在重力與流速協同作用下,大尺寸胺液滴從烴相中沉降分離。
穩流集液區
分離后的胺液匯集至底部集液槽定期排放,凈化后的液態烴從頂部流出。
關鍵設計:采用梯度密度聚結材料,優化流道設計(低流速區≥0.1m/s),確保胺液脫除率>99%。
三、設備性能優勢
指標 | 傳統沉降罐 | 高效聚結器 | 提升效果 |
---|---|---|---|
胺液脫除精度 | >100 ppm | <5 ppm | 降低95%以上 |
停留時間 | 30–60分鐘 | ≤5分鐘 | 效率提升6–12倍 |
占地面積 | 80–120 m2 | 15–25 m2 | 減少70%以上 |
維護周期 | 每月清罐1次 | 每年更換1次濾芯 | 運維成本下降60% |
抗波動能力 | 流量變化>20%時失效 | 可耐受±40%流量波動 | 適應性強 |
附加價值:
保護下游設備:避免胺鹽結晶堵塞換熱器、腐蝕壓縮機葉輪。
提升產品純度:液態烴總硫含量穩定<1ppm,滿足乙烯原料標準。
零能耗運行:僅依靠系統壓力驅動,無動力消耗。
四、客戶使用反饋(某石化企業2024年運行數據)
應用裝置:2.4 Mt/a 催化裂化配套乙烯單元
設備型號:GL-PJ-2020 型臥式聚結器
運行周期:連續運行16個月
關鍵成效:
胺液脫除率:
入口胺液含量:平均120 ppm(峰值280 ppm)
出口胺液含量:穩定<3 ppm
經濟效益:
減少胺液補充量:年節約成本¥380萬元
延長催化劑壽命:裂解反應器運行周期從11個月增至15個月。
維護反饋:
“聚結器濾芯更換僅需4小時,無需裝置停工。相比原沉降罐每年2次機械清罐(每次停工48小時),年增產乙烯約3200噸。”(設備部工程師反饋)
安全與環保:
胺液排放量減少98%,VOCs檢測達標率100%;
徹底解決下游堿洗塔胺鹽堵塞導致的非計劃停工。
五、結語
液態烴脫胺聚結器憑借其高效分離、緊湊設計、免維護運行的優勢,已成為催化裂化-乙烯一體化裝置中胺液深度脫除的首選方案。該技術不僅顯著提升產品品質與設備可靠性,更通過降本增效為石化企業創造可持續價值。未來可進一步耦合在線監測系統,實現智能化分離控制。
技術適用場景擴展:
同類設備可應用于重整裝置拔頭油脫氯、航煤脫鹽等精制流程,實現微量液滴的高精度分離。
如需根據具體企業名稱、胺液類型(如MDEA、DEA)或工藝參數定制案例細節,歡迎提供進一步信息,我可為您優化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