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1. 過濾罐體
結構與材質:通常為密閉的圓柱形罐體,由碳鋼、不銹鋼等材質制成,以保證良好的耐腐蝕性和強度,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壓力。其大小根據過濾處理量而定,小型的可能直徑幾十厘米,大型工業用的直徑可達數米。
作用:作為整個過濾系統的承載主體,容納內部的過濾元件及待過濾和已過濾的液體,為過濾過程提供穩定的空間。
2. 燭式過濾元件
結構:這是燭式過濾器的核心部件,外形類似蠟燭,因此得名。一般由中心管和圍繞在中心管外的過濾介質組成。中心管通常為金屬材質,起到支撐和導流濾液的作用。
過濾介質:常見的過濾介質有金屬燒結網、陶瓷、高分子材料等,不同的過濾介質決定了過濾器的過濾精度,從幾微米到幾十微米不等。例如,金屬燒結網過濾精度可達到 5 - 100 微米,能有效攔截不同粒徑的固體顆粒。
安裝方式:多個燭式過濾元件垂直安裝在過濾器罐體內的管板上,管板起到固定和密封的作用,確保過濾元件與罐體之間的密封性,防止未經過濾的液體泄漏。
3. 進料與出料裝置
進料裝置:包括進料口和進料管道,待過濾的液體通過進料口進入過濾器。進料口一般設置在罐體的側面或頂部,進料管道上通常會安裝閥門,用于控制進料的流量和開啟關閉。
出料裝置:由出料口和出料管道組成,經過濾后的清液從出料口流出。出料口位置根據過濾方式(如底部出料、側面出料等)有所不同,出料管道同樣配備閥門,以便控制濾液的輸出。
4. 反沖洗系統
反沖洗動力源:通常采用壓縮空氣或高壓液體(如潔凈水)作為反沖洗動力。壓縮空氣通過空氣壓縮機提供,高壓液體則由專門的泵來輸送。
反沖洗管道與閥門:反沖洗管道連接到每個燭式過濾元件的中心管,通過閥門控制反沖洗介質的流向和流量。在過濾一段時間后,啟動反沖洗系統,反沖洗介質逆向通過過濾元件,將截留在過濾介質表面的固體顆粒沖洗下來,實現過濾元件的再生。
排污口:沖洗下來的含有固體顆粒的液體通過排污口排出過濾器,排污口一般位于罐體底部,便于沉淀物的排出。
5. 控制系統
控制元件:包含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繼電器、傳感器等。PLC 作為控制核心,接收來自傳感器的信號,并根據預設的程序控制各個部件的運行。
傳感器:如壓力傳感器用于監測過濾器進出口的壓力差,當壓力差達到設定值時,表明過濾元件可能堵塞,PLC 會觸發反沖洗程序;液位傳感器用于監測罐體內的液位,防止液位過高或過低影響過濾效果。
操作界面:一般為觸摸屏或控制面板,操作人員可以通過操作界面設置過濾參數(如過濾時間、反沖洗周期等),實時查看設備的運行狀態,如壓力、液位、流量等信息,并在出現故障時接收報警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