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資訊
News在工業流體處理領域,相分離技術始終是提升產品純度和設備效率的核心環節。聚結濾芯ULX-100/600 LF21-2作為專門設計用于液-液分離或液-氣分離的高效裝置,通過獨特的材料組合和結構設計,實現了對微米級分散相物質的高效聚合與分離。其型號編碼蘊含重要技術參數:ULX代表超高效聚結(Ultra-efficient Coalescing)技術,100/600表示濾芯外徑100毫米、長度600毫米的標準化尺寸,LF21-2則指代采用鋁鎂合金(牌號LF21)作為結構骨架并經過特殊表面處理的第二代產品。這種設計融合了材料學、流體力學和表面科學的跨學科智慧,為現代工業分離工藝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聚結技術的物理原理基于表面張力效應和介質碰撞機制。當含有分散相液滴的流體通過聚結濾芯時,濾材內部的微纖維結構會捕獲亞微米級液滴,通過擴展效應(Spreading Effect)和毛細作用使液滴在纖維表面鋪展合并。隨著小液滴不斷聚合成大液滴,浮力或重力差異最終導致相分離。ULX-100/600 LF21-2采用梯度密度設計,由預聚結層、主聚結層和排水層組成三維網絡結構。預聚結層采用粗纖維結構實現初始聚集,主聚結層通過精細控制的纖維間距實現深度聚結,排水層則利用疏水性表面特性促進聚合后液體的快速排出。這種多級架構使該濾芯能處理濃度范圍從百萬分之一到百分之五的分散相體系。
材料選擇體現了針對應用場景的精準設計。LF21鋁合金作為核心結構材料,具有質量輕(密度僅為2.73g/cm3)、強度高、耐腐蝕性好的特點。其鎂含量控制在1.0-1.6%范圍內,在保持成型性能的同時確保了耐應力腐蝕能力。表面經過陽極氧化處理形成厚度達15-20μm的氧化鋁陶瓷層,顯微硬度可達HV300-500,顯著提升了耐磨性和化學穩定性。濾材介質采用經過表面改性的玻璃纖維與聚酯纖維復合體系,通過調控纖維直徑(0.5-25μm)、孔隙率(85-92%)和表面能(20-28mN/m),實現了對不同極性液體的選擇性聚結。特別是對水/烴類體系的分離效率可達99.9%以上,出口液體含量可降至5ppm以下。
在工程應用方面,該聚結濾芯展現出卓越的適應性。在航空燃油處理中,能夠將燃油中的游離水含量從300ppm降至15ppm以下,有效防止飛機結冰和發動機腐蝕;在壓縮空氣系統中,可分離粒徑0.1-1.0μm的油霧顆粒,輸出含油量低于0.01mg/m3的純凈空氣;在石化領域,用于液化天然氣(LNG)預處理中脫除胺液夾帶,保護低溫換熱設備;在船舶領域,處理艙底油污水使其達到MEPC.107(49)排放標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其鋁鎂合金結構使其特別適合海事應用環境,相比不銹鋼材料具有更好的耐海水腐蝕特性。
聚結器性能參數顯示,該濾芯在操作壓力0.1-1.6MPa范圍內保持穩定的分離效率,壓降曲線平緩,初始壓降通常低于0.02MPa。允許工作溫度范圍-40°C至120°C,短時可耐受150°C高溫。與316不銹鋼材質相比,LF21鋁合金在氯離子環境中的抗點蝕能力提升明顯,且重量減輕約35%,大大降低了安裝維護強度。經過特殊設計的端蓋連接結構確保與標準過濾器殼體實現金屬硬密封,泄漏率低于1×10??Pa·m3/s。
維護策略采用基于壓差監測的預測性維護模式。當聚結濾芯達到飽和狀態時,壓差通常會上升至0.2-0.35MPa,此時需要停機更換或再生處理。對于表面污染型堵塞,可采用超聲波清洗與烘箱干燥(80°C/4h)的組合工藝恢復約80%的初始性能。典型使用壽命取決于進口流體污染度,通常在6000-10000運行小時之間。廢棄濾芯的鋁質結構可實現100%回收利用,符合綠色制造理念。
ULX-100/600 LF21-2聚結濾芯代表了相分離技術向輕量化、高效化發展的重要方向。其材料選擇與結構設計的協同創新,不僅解決了傳統聚結材料強度不足、耐蝕性差的問題,更為極端工況下的分離需求提供了可靠解決方案。隨著表面改性技術的進步和新型復合材料的出現,聚結濾芯正向著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發展,未來有望集成在線監測傳感器和自清潔功能,為工業流體處理提供更加完善的技術保障